Boyhood  

 

小男孩梅森,隨著母親的三段婚姻與三次離異,經歷多種不同環境的家庭時期,最終平安成年了。我常常在想,人的一生是否可以用這樣單純的敘述就帶過:他出生、他童年過得有點混亂、但是他還是長大了、最後他和所有人一樣迎接死亡。

很多人的一生簡短來說就是如此。運氣好一點的話,童年那一句可以改成「他童年過得很快樂」。不知道有多少人屬於不幸的那一邊,有著波瀾起伏的童年,雖然不見得是浪濤萬丈、雷電交鈞的暴風雨,不過對一隻小螞蟻來說,一滴眼淚落到水面上所震起的漣漪都足以讓牠感受到生命受到危脅之際的驚恐。這些兒時記憶會沉澱在人的記憶之中,伴隨每個人長大,並且帶來幾乎無法切割為小片段的連續動態反應。

所以這部片描述的就是那些點滴與漣漪。它沒有太多的驚滔駭浪,故事情節中發生的很多事都是你我或許也遭遇過的,也正因此能引起共鳴。它的視角並不高,以小男孩梅森為中心,敘述周遭的人事物,或有墮落、或有挫折,但小孩子的韌性就顯現在此──年少的孩子看世界,總會有很多茫然或無奈之處,最厲害的是,孩子還是撐下來了。小孩不只要承受自身行為帶來的後果,很多時候,孩子也承擔了父母所做的選擇。

本片拍攝的時間共約12年,因為導演希望用同一批演員,而且開拍之前並沒有完整的劇本,隨著12年來社會與演員的變化邊創作邊拍。這種跨越多年的故事接續拍攝為導演Richard Linklater的特色,他最知名的三部曲作品《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巴黎日落時》、《愛在午夜希臘時》每作之間亦相隔9年,共跨了18年。

 

梅森的親生父母早婚,年輕的兩人因觀念不同、爭執不斷,導致後來離異。不過梅森的親生父親始終沒有真正離開過她們,心智較成熟之後,也曾試圖挽回;母親則是在種種生活壓力中,盡力兼顧自己與孩子,終於成功將長大了的孩子輕輕推離巢外。夫妻倆並未破鏡重圓,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最後在梅森的畢業派對上互相肯定對方一路走來的改變和努力。

而梅森在自我追尋的過程當中,他的老師圖靈頓先生曾經給他一段當頭棒喝的話。少年梅森對攝影有興趣,也相當有天份;他經常翹課、沒完成其他科目的作業,將時間投入和攝影有關的事物。圖靈頓先生在暗房裡看到沖洗照片中的梅森,這段經典訓斥便出現在兩人的對話中。原對話過長,節錄大意如下:

這幾年我遇到過很多對攝影有天份的人。如果沒有紀律、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承諾、沒有高度的職業道德,你覺得這些有天份的人之中有幾個能真正把攝影這件事情變成他的專業?答案是零,沒半個。這世界太競爭了,有太多有天份又願意吃苦的人,還有一大票沒天份但是亟欲把你踩在腳下的白痴。事實上,很多這些白痴現在就坐在教室裡。他們在幹嘛?他們在做作業,做那些你應該也要做的作業。但你沒做,你在這裡。為什麼?因為你很特別嗎?

梅森認為這些話並不公平。他覺得自己對於攝影非常認真努力,花了很多時間練習,也具有職業道德。於是圖靈頓指派梅森去拍美式足球賽,他知道梅森對美式足球完全沒興趣。

猜猜結果怎樣?

梅森拍得很爛。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這句話在現代幾乎已經成為老生常談。沒有錯,每個人因為先天條件和後天境遇不同,所造就出的個體當然是獨一無二的。遺憾而且殘酷的是,這份「獨特」並不能保證「理想」的實現。

世界上有一種人,大概就是圖靈頓先生所認為「很特別」、有紀律、自我承諾、職業道德的人。這種人的「特別」不只在於高超的才能,還包含恰到好處的運氣,是名符其實天生的天才;因為是天生,所以連老天都很眷顧。

還有一種人,也許天份才華並不輸天才,努力程度也不輸,可是缺了點運氣。

又或者,因為一時錯估了他人的努力或運氣、一時得意忘形、一時偷懶,以至於後來對自己的表現感到不盡人意。

前幾年,人們開始會拿「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這句話來勉勵他人,或自我勉勵。但我已經不再這樣做了。

我覺得,只有當我認知到自己並不特別、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之時,我才會更加努力的去將那件我既有能力又感興趣的事情做得比從前更完美,而且因為有這樣的欲望,所以不放棄。這樣做了下去之後才發現,即使是之前覺得討厭或排斥的東西,說不定也會在我追逐目標的過程中發揮某些作用。

但是,目前的我也還沒有實現所謂的理想,甚至不能很肯定地說我知道我所謂的理想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態。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夠認同自己,即使得到旁人的肯定,還是會感到虛浮不踏實吧。

何況活在這個世界上,還免不了要和別人競爭呢。無論以生物學觀點還是目前的人類社會來說,這都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

光是有天份是沒用的。而運氣不是人類自己可以呼來喚去的。

唯一能握在手中的,除了努力之外,沒有別的。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從這一點來看,沒有誰比較特別。

 

不過,與其說是主角梅森的成長過程讓我想推薦這部電影,其實我更想談談梅森的母親。

梅森的母親有兩段話令我印象深刻。第一段是面臨梅森不久之後就會離家去上大學,母親因此決定要賣掉目前居住的房子和一些物品,搬去較小的公寓;她要梅森把不要的東西也清出來以便拍賣,而梅森對此不太能理解,反問母親為何一開始要買下這裡。

Because I really enjoy making poor lie decisions keeping us on the brink of poverty. I mean I've spent the first half of my life acquiring all this crap and now I'm gonna spend the second half of my life getting rid of all this stuff.(因為我真的好喜歡做這些糟糕的決定然後讓我們不斷徘徊在貧困的邊緣喔。我的意思是我花了我前半輩子就得到這些垃圾,難道我現在得花掉我的後半輩子才能擺脫這一切嗎?)

如果你跟我一樣經常問自己到底都做錯了那些事才會陷入現在這種處境,然後就在獨自懊惱不已時還得面對外界的種種質疑,那你應該也會很喜歡第一句「我真的好喜歡做這些糟糕的決定」。如果能夠預知所有狀況,誰會想給自己找麻煩呢?如果我們能夠知道自己此刻的選擇是否能讓未來的我們滿意,這世界就會是一個沒有煩惱的天堂了。但世界上誰有這樣的智慧?

木已成舟的時候,還是別苛責已經在船上的人吧。也許船上的人已經夠驚慌的了。即使是母親,也並非全知全能。

梅森母親的境遇尤其詮釋了每個人在迷惘之中的掙扎。跌跌撞撞地過日子,試圖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站穩了一陣子,往前多走幾步,卻又開始搖晃甚或跌倒,然後有點狼狽地再站起來,周而復始。走著走著,也讓她走到了某個里程碑之前。

我認為整齣戲最精彩的地方就出現在這一刻。面對即將要搬去大學宿舍的梅森,母親鼻酸脫口而出的竟是:「This is the worst day of my life.

這是我人生中最糟的一天。

你知道我現在理解什麼事了嗎?我的人生就是一直這樣進行的,像一系列的里程碑:結婚、生小孩、離婚、我們以為你有閱讀障礙、我教會你騎腳踏車、然後又離婚、拿到碩士學位,最後終於得到我想要的工作,然後送莎曼珊去讀大學、送你去讀大學。你知道下一個里程碑是什麼嗎?啊?就會是我該死的葬禮了!

當梅森想安撫母親的時候,母親所回答的那句話對我來說是整部電影最具震撼力的一句話。

I just... thought there would be more.

我以為人生不會只是這樣。

我以為人生不會只是這樣。當我聽見這句話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笑了。

苦笑吧。

有時候,有些人的人生,真的就只是這樣。對,有點悲哀,老實說。

看似只有這樣,卻發生了很多,經歷的當下忙著崩潰、忙著面對現實,事情過後也不想一再回憶,從某個遙遠的時刻回頭一想,卻覺得竟然只是這樣。

不光是童年、年少時代,每個一瞬間,如果去回想那些已經很遙遠的事,其實也就只是那樣。它們不是不重要、不是不精彩,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人生不應該只是這樣,總覺得自己應該還有更多事情想做、能做、要做。

很可惜的是,人生有限。不特別的人,最終還是會活出獨一無二的人生,包含獨一無二的遺憾在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