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俄羅斯的考試很有意思,在台灣人看來應該覺得是不可思議的恐怖。

筆試是很常見,但那對俄羅斯考生大概只是小菜一碟。他們的期末考和重要入學考試都是口試,從小學開始就是這樣,每個科目都會有口試。

考生一個一個進去和老師面對面,不能帶任何資料;桌上有籤,看考生抽到哪一題,就開始像發表演講那樣做口頭申論。通常抽完題目後會給考生一點點準備的時間,不過當然是必須待在老師的視線範圍之內,那段時間只是讓考生彙整思緒而已。

滿分是5分,3分是及格,不到3分就是被當掉了。就像台灣有些老師給分還會有「甲上」或「乙下」之類的,俄羅斯考生也可能拿到「5+」或是「4-」這種介於中間的分數。至於「3-」算不算及格呢……要是教授期末成績給你59.5分你會怎麼辦?

期末口試通常都是一題定生死,所以不可否認的是運氣十分重要。萬一真的很倒楣抽到一題完全沒有概念的題目怎麼辦?考生可以選擇放棄,然後再抽一題,但是如此一來最高分就只能拿到4分,不可能拿到5分滿分。如果第二抽還是不會答,還有最後一次機會;同理,最多只有可能拿到3分。再不行的話就只好跟教授說下學期見了。

口試可怕的地方在於哪裡呢?就是考生會看見教授的表情和一舉一動,比如教授一皺眉就可以把考生嚇掉半條命。這種考試方法彷彿要徹底逼出學生的抗壓性和自信心(或者說臉皮厚度);另外還檢驗考生的邏輯思考、組織能力、口語表達,畢竟太多的語助詞或重複同樣話語都很容易令教授不耐煩。

俄羅斯人對於台灣甚至是語言系都很少考口試感到非常訝異。的確,在沒有這方面訓練之下的台灣人,平均的口語會話能力老實說非常可怕,而有些口條似乎還可以的人講話則流於沒邏輯或神邏輯。這種考試方式之下的訓練確實讓俄羅斯人較勇於表達自我,至於以考試的公平性來說,既然他們都行之有年而且多數人似乎都甘之如飴了,外人也不好說什麼。

不說,就沒有人會知道囉。

另外順便大略介紹一下俄羅斯的學制。俄羅斯小朋友六歲入學,中小學教育大約是十一年,然後可以選擇技職學校或是高等學校(大學),也有人直接就業。大學有四年制或五年制,通常就讀商科、管科或理工科那種需要實習經驗的學生會選五年制,之後可以再攻讀副博士學位,不需碩士文憑;在某些地區(包含台灣),這種副博士學位已相當於博士學位。

俄羅斯最有名的兩所大學是莫斯科大學和聖彼得堡大學,兩家派系分明(是的,學術界也愛搞派系)。從十八世紀的彼得大帝開始,俄羅斯首都是聖彼得堡(1714年遷都),最好的學校是聖彼得堡科學院(1724年建立,後為聖彼得堡大學),多半是貴族子弟才能就讀;1755年萊蒙諾索夫(M.Lomonosov)創立莫斯科大學,以期更多非貴族的學子也能獲得高等教育,至今莫大的正式名稱裡依然保有他的姓名以示紀念。

萊蒙諾索夫來自北方的小漁村,只靠著自學就已讀懂許多知識;為了能進入大城市的學校就讀,他從那小漁村走去莫斯科(有點忘記他走了多久,好像是一個月左右)。他初進莫斯科的學校時已經20歲,同學都還只是小朋友們,又因其平民身份,受到不少嘲諷。然而天才是不會計較這些事的,最後萊蒙諾索夫不僅在科學方面有極大成就,甚至還是俄語語法系統的彙整者,被譽為俄羅斯自然科學奠基者和俄語現代語法之父,並且創辦莫斯科大學。莫大在近代排名上一直都保持在聖彼得堡大學之前。

所以說,知識就是最好的力量。請好好訓練自己的腦袋,不要總是被居心叵測的神邏輯口才或是聳動腥羶標語帶風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